瑶池春宴图

西飞青雀几时还,贝阙琳宫缥缈间。笔底春风殊未老,蟠桃积核已如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瑶池春宴图》描绘了一个神话般的仙境场景,语言生动,充满想象力。

前两句"西飞青雀几时还,贝阙琳宫缥缈间"写的是仙境景象。青鸟是神话中传递消息的神鸟,诗人问它什么时候飞回来,暗示在等待仙境的音讯。"贝阙琳宫"指用贝壳和美玉建造的宫殿,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给人一种神秘梦幻的感觉。

后两句"笔底春风殊未老,蟠桃积核已如山"特别有意思。诗人说画中的春风永远年轻,不会变老,而宴会上吃剩的蟠桃核已经堆得像山一样高。这里用夸张的手法,既表现了仙境永恒的特性,又通过桃核堆积的细节,让人想象宴会持续了多么长的时间。

整首诗通过青鸟、仙宫、蟠桃这些典型的神话意象,构建出一个远离尘世、永恒美好的仙境。诗人用"笔底春风"点明这是画中之景,却又写得如此生动真实,让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了这场永不散席的仙家盛宴。最妙的是最后那个"蟠桃积核"的细节,把虚无缥缈的仙境一下子变得具体可感,显示出诗人独特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黄溍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