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流县
东流古名邑,渺在江之干。
民居苦萧条,官舍亦苟完。
庑陋纷草茅,垣周翳榛菅。
枣植行疏疏,槐阴郁团团。
覯此余物清,盍展规抚宽。
丞无两松哦,令乏五柳欢。
簿则颀而长,或谓栖枳鸾。
咨询我初来,偶滞风雨寒。
坐彼容膝轩,徐徐散忧端。
龙钟数耆翁,再拜陈肺肝:“小县丧乱余,人烟重凋残。
百一虽幸存,门孤户仍单。
老者困以衰,弱者伤以孱。
况复差役频,斯须未遑安。
赖有父母慈,桑麻慰盘桓。
抚字皆得人,昭苏固无难。
”援笔题此诗,考绩时取看。
民居苦萧条,官舍亦苟完。
庑陋纷草茅,垣周翳榛菅。
枣植行疏疏,槐阴郁团团。
覯此余物清,盍展规抚宽。
丞无两松哦,令乏五柳欢。
簿则颀而长,或谓栖枳鸾。
咨询我初来,偶滞风雨寒。
坐彼容膝轩,徐徐散忧端。
龙钟数耆翁,再拜陈肺肝:“小县丧乱余,人烟重凋残。
百一虽幸存,门孤户仍单。
老者困以衰,弱者伤以孱。
况复差役频,斯须未遑安。
赖有父母慈,桑麻慰盘桓。
抚字皆得人,昭苏固无难。
”援笔题此诗,考绩时取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叫东流县的贫困小县城,通过生动的画面和人物对话,展现了战乱后百姓的艰难生活。
诗中首先用"民居苦萧条,官舍亦苟完"这样直白的对比,告诉我们这里老百姓日子苦,连官府房子也只是勉强能用。接着用枣树稀稀拉拉、槐树却长得很茂盛这样的细节,暗示这里人丁稀少、荒凉破败的景象。
中间部分通过县里几位官员的描写,展现了基层官吏的形象:有的像松树一样正直,有的像陶渊明般淡泊,还有个高个子书记官。这些描写让画面更鲜活。
最精彩的是后面老人们的诉苦。他们跪拜着说:战乱后县城人烟稀少,老人体弱多病,年轻人还要频繁服劳役,根本没法安心生活。幸好遇到好官,像父母一样关心他们,让他们能种地维生。
最后诗人写这首诗,是希望将来考核政绩时能作为参考。整首诗就像一部微型纪录片,既有全景扫描,又有特写镜头,还有人物访谈,真实记录了古代一个小县城的民生百态。通过普通百姓和基层官吏的日常,反映了战乱给社会带来的创伤,也表达了人们对清官好官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