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①

朝来门巷集儒巾,屠狗吹箫共赛神⑴。
蝴蝶花残清入梦,鲤鱼风老⑵健于春。
酒浇幽菊舒黄蕊,琴鼓飞鸢飏碧旻⑶。
并著单衫挥羽扇,炎方空说授衣辰(廖振富编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九日)的热闹景象和南方初秋的独特风情,语言生动,充满生活气息。

首联写节日清晨的热闹:读书人(儒巾)和市井百姓(屠狗吹箫代指不同职业的人)都聚在街巷,一起参加祭祀活动(赛神)。这里用反差组合(书生与屠夫、乐师同场)展现全民参与的节日氛围。

颔联用两个巧妙比喻写季节特征:蝴蝶花凋谢后,残留的清香仍能引人入梦;秋风吹过水面(鲤鱼风),比春风更有劲道。通过"花残"与"风老"的对比,突出秋日既温柔又飒爽的特质。

颈联转入节日活动:人们把酒洒在菊花上助它绽放(古人认为酒能催花),同时放飞风筝(飞鸢),琴声随着风筝飘向蓝天。这里"舒黄蕊"和"飏碧旻"形成色彩碰撞,黄菊与碧空相映成趣。

尾联幽默调侃:大家还穿着单衣摇扇子,完全不像北方重阳节要添衣(授衣辰)的样子。用"炎方"(炎热之地)点明这是南方特有的重阳体验,打破传统认知,让人会心一笑。

全诗亮点在于:把普通节日场景写得活灵活现,既有祭祀的庄重,又有放风筝的童趣;既捕捉到秋日特征,又带出地域特色。特别是最后两句,用对比手法让南方人读来倍感亲切,北方人则觉得新鲜有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