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元十一年知贡举挠阁不能定去留寄诗前主司

独坐贡闱里,愁多芳草生。仙翁昨日事,应见此时情。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考官在科举考场里的孤独和压力。

第一句"独坐贡闱里"直接描绘场景:考官独自坐在科举考场中。"贡闱"就是科举考场,用"独坐"二字突出了他的孤独感。

第二句"愁多芳草生"很巧妙,表面说因为忧愁太多,连考场里都长出了芳草。实际上是用芳草疯长的画面,来比喻考官内心愁绪的蔓延。

第三四句最有意思,考官想起前任考官(仙翁)去年的处境,突然明白:原来去年的主考官也是这么发愁啊!这里用"昨日事"和"此时情"形成对比,说明每年考官都要经历同样的煎熬。

全诗短短四句,却生动展现了:
1. 科举考官的重大责任(要决定考生命运)
2. 决策时的艰难("不能定去留")
3. 代代相传的职场压力(前后考官同病相怜)

最打动人的是最后两句的顿悟:原来不是自己特别无能,而是这个位置本来就会让人发愁。这种职场共鸣,放在今天依然能引发很多人的同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