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成都(锦城)壮丽的秋景,同时抒发了对国家人才济济的赞美。
首联“濯锦江前万里秋,登临端不限梁丘”写诗人站在锦江边,眼前是辽阔的秋色,登高望远,视野不受山丘限制,展现出一派开阔的景象。
颔联“黑泉白草长年备,朔雪炎风无日休”用对比手法写成都的自然环境——既有幽深的泉水与苍茫的白草,又有北方的风雪和南方的热风,说明这里气候多样,充满生机。
颈联“天府文章明梓木,星桥氛祲净灵州”赞美成都文化昌盛,文采斐然(“天府文章”),像梓木一样明亮耀眼;而“星桥”可能指成都的桥梁或天上的星河,象征这里祥瑞安宁,灵气充沛。
尾联“即看多士桢王国,肯负玄龟锡禹畴”直接表达对人才的赞美——成都英才辈出,支撑着国家(“桢王国”),就像大禹治水时神龟赐予的祥瑞一样,寓意这里人杰地灵,不负天恩。
整首诗语言豪迈,既有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又有对人文盛况的赞叹,展现了成都的壮美与繁荣,同时寄托了诗人对国家的美好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