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叠山己丑四月七日死于燕

声名如此付杯羹,满腹琅玕不得呈。
诺士倘能如孔子,杀身未必死盆成。
骨埋北壤名山重,冤入南天上帝惊。
当日刀圭成谩尔,金华仙籍再书名。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对一位名叫叠山的志士之死的悲愤与敬仰。我们可以从四个层面来理解:

1. 壮志未酬的遗憾(前四句) "声名换作一杯羹"说叠山把名誉看得比生命还轻,但满腹才华("琅玊"比喻才学)却没能施展。"诺士倘能如孔子"用典故说:如果当权者像孔子爱惜人才那样,叠山或许不会像古代忠臣盆成括那样惨死。这里藏着对迫害者的谴责。

2. 精神永存的信念(后四句) "骨埋北壤名山重"说遗体虽葬在北方,但精神像山一样不朽。"冤入南天上帝惊"用夸张手法说连上天都为之震动。最后两句更妙:当年迫害者以为能抹杀他("刀圭"代指迫害手段),谁知他如今像成仙一般被历史铭记("金华仙籍"指神仙名册)。

3. 艺术手法赏析 全诗用对比制造张力:一杯羹vs千古名、刀圭迫害vs仙籍留名。典故用得自然,比如"盆成"暗喻含冤而死,"孔子"反衬当权者昏聩。最后"仙籍"的想象既浪漫又突显精神不朽。

4. 核心情感 表面哀悼,实则是一曲英雄赞歌。诗人用"死"反衬"永生",告诉我们:暴力能摧毁生命,但正义者的精神终将化作永恒的山岳。这种在悲愤中见昂扬的笔法,正是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王奕

王奕(生卒年不详),字伯敬,号斗山,玉山(今属江西)人。生于南宋,入元后曾出任玉山县儒学教谕。与谢枋得等南宋遗民交往密切,诗文中不乏以遗民自居的文句,所以《宋诗纪事》将他列入书中。清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因王奕《玉窗如庵记》末署“岁癸巳二月朔,前奉旨特补玉山儒学教谕王奕伯敬谨撰并书”,认为“癸巳为至元三十年(1293),然则奕食元禄久矣,迹其出处,与仇远、白珽相类。”(《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六)改题元人。代表作品有《酹江月》、《摸鱼儿》和《沁园春》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