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送别好友陈养直回四明(今宁波)时的场景和心情。
前两句"迢迢浙河水,同渡不同归"用浙河水的绵长比喻离别的惆怅,说虽然一起渡河,但最终要各奔东西。就像现在朋友一起坐车到车站,但终究要坐不同方向的列车。
"执袂方成别,惊帆已若飞"生动描绘了送别时的场景:刚拉着衣袖道别,转眼朋友的船就像飞一样远去了。这种转瞬即逝的离别,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
中间两句"野桥行处酒,风雪去时衣"通过具体画面传递情感:在野外小桥边饮酒送行,朋友冒着风雪离去。这两个画面一静一动,一暖一寒,形成强烈对比,凸显离别之苦。
最后"瞻望嗟何及,天长鸿雁微"写目送朋友远去直到看不见的惆怅:望着朋友离去的方向叹息,直到他的身影像天边微小的鸿雁一样消失。这种望眼欲穿的感觉,把不舍之情推向高潮。
全诗没有直接说"我很难过",但通过渡河、拉衣袖、饮酒、风雪、遥望这些具体场景,让读者真切感受到送别友人的不舍之情。就像我们拍照片记录离别时刻一样,诗人用文字定格了这些动人瞬间。
黄溍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