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二十首 其十一
烛下有如月。
又当筵、倚衿吴语,暗香初接。
一样秋人缠绵意,分手俄成愁绝。
记隔夜、瑶笙吹彻。
花叶团圞屏录曲,更金尊、互劝歌回雪。
双袖底,酒痕热。
同看莺燕开帘出,蓦回头。
红菱照眼,玉枝先折。
犹有蛾眉留人住,为我明珠承睫。
只一霎、温存须惜。
典尽貂裘那作计,恐人间、容易芳华歇。
休更忆,北邻笛。
又当筵、倚衿吴语,暗香初接。
一样秋人缠绵意,分手俄成愁绝。
记隔夜、瑶笙吹彻。
花叶团圞屏录曲,更金尊、互劝歌回雪。
双袖底,酒痕热。
同看莺燕开帘出,蓦回头。
红菱照眼,玉枝先折。
犹有蛾眉留人住,为我明珠承睫。
只一霎、温存须惜。
典尽貂裘那作计,恐人间、容易芳华歇。
休更忆,北邻笛。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场秋夜宴会上,诗人与一位女子短暂相遇又分离的动人故事。
上半部分描绘宴会场景:烛光下有位如月光般皎洁的女子,她倚着衣襟用吴侬软语说话,身上传来淡淡幽香。诗人与她虽然初次见面,却像老友般默契。他们一起听笙箫演奏,在屏风环绕的花叶间对饮,互相劝酒唱歌,衣袖上都沾了酒渍,气氛温馨热烈。
下半部分情绪突然转折:当诗人还沉醉在宴会欢乐中时,女子却像折断的玉枝般突然离去。只剩另一位女子(可能是歌女)用含泪的眼神挽留诗人。诗人意识到,这样美好的时刻就像貂裘换酒一样奢侈而短暂,青春年华很容易消逝。最后他劝自己:别再回忆这场宴会了,连隔壁的笛声都别去听——因为会勾起思念。
全词妙在三个层次:
1. 用"烛光、吴语、暗香"等细节营造出朦胧浪漫的宴会氛围
2. "玉枝先折"的突然转折,形成情感落差
3. 结尾"休更忆"的自我告诫,反而更透露出难以忘怀的深情
这种描写瞬间美好与永恒遗憾的手法,很像现代人拍下一张欢乐聚会照片后,在深夜独自翻看时的那种复杂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