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八咏① 其一 陈桧

昔闻后庭花,今见祯明桧。
双剑列雌雄,每与风雨会。
艮岳莫可移,夜挟惊霆坏。
至今左纽枝,老气发光彩。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株桧树,通过其历史背景和自然特征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下面逐句分析:

1. “昔闻后庭花,今见祯明桧。”
- 诗人先提到“后庭花”,这是指南朝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是一首经典的宫廷乐曲,往往象征着奢华和衰败。而后诗人转而描述眼前的祯明桧,这是一种古老的桧树,给人一种历久弥新的感觉。这里通过对比,强调桧树的古老和顽强,象征着一种永恒的精神。

2. “双剑列雌雄,每与风雨会。”
- 桧树被比喻为“双剑”,既形象又富有力量感。这里的“雌雄”意味着桧树不仅有单个主干,还有分支,就像剑的雌雄两柄。而“每与风雨会”说明桧树经常在风雨中展现其坚韧不拔的品格,预示着它在恶劣环境下的生命力。

3. “艮岳莫可移,夜挟惊霆坏。”
- “艮岳”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著名皇家园林,这里用来比喻桧树所在的地方或环境。诗人认为桧树的位置无法移动,即使是最强大的力量也无法改变它的存在。而“夜挟惊霆坏”则是描写桧树在夜晚遭遇猛烈的雷电,但依然屹立不倒,展现了它的坚韧和顽强。

4. “至今左纽枝,老气发光彩。”
- 最后两句描述了桧树现在的情景。桧树的某个分支(“左纽枝”)已经很老,但仍然散发着光芒和活力。这里“老气”并非指衰弱,而是指经历岁月磨砺后的成熟与魅力,象征着生命的永恒和不息。

综合来看,这首诗通过桧树的形象,传达了自然界的顽强生命力和历史的沧桑变化。桧树不仅象征着自然的坚韧,也反映了人类社会中不屈不挠的精神。诗人通过对桧树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寄寓了对过往历史和文化的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