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诗纪》作游览。)

矫足登云阁,相伴步九华。
徙倚凭高山,仰攀桂树柯。
延首观神州,回睛盻曲阿。
芳林挺修干,一岁再三花。
何以济不朽,嘘吸漱朝霞。
重岩吐神溜,倾觞挹涌波。
恢恢大道间,人事足为多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登高望远的游览经历,充满超脱尘世的仙气和人生思考。我们可以分几个层面来理解:

1. 登高望远的画面感 诗人像踩弹簧一样轻松跃上云端楼阁("矫足登云阁"),和同伴漫步在神话般的九华山。他时而倚靠高山休息,时而伸手去够月宫里的桂树枝(借用嫦娥月中桂树的典故),展现出一个自由洒脱的登山者形象。

2. 俯瞰人间的震撼 站在高处,中原大地尽收眼底("神州"指中原),转头又能看见蜿蜒的河流("曲阿")。特别生动的是,他看见森林里笔直的树木一年开花两三次——这种违反自然规律的描写,暗示这里可能是仙境。

3. 长生不老的秘诀 诗人思考永恒的话题:怎样才能不朽?给出的答案很浪漫:呼吸朝霞当早餐("漱朝霞"),喝山涧神水配美酒("倾觞挹涌波"),把自然精华当补品。

4. 最后的哲理点题 结尾突然拉回现实:在广阔天地间("恢恢大道"),人间琐事其实不值一提。像突然从仙境醒来,提醒自己别被世俗困扰。

全诗亮点: - 用"云阁""九华""神溜"等意象营造仙境感 - "一岁再三花"这种反常识描写制造奇幻效果 - 最后5句从飘渺仙境急转直下落地现实,形成强烈反差 - 通篇在说"我登的不是山,是境界",体现魏晋文人特有的潇洒人生观

就像现代人偶尔会幻想"辞职去西藏寻找人生真谛"一样,这首诗是1600年前的文人用想象力做的一次精神旅行,核心思想就一句:站得高看得远,烦恼自然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