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均夜①

桥门两序列西东,海内论交剑笈同。
几树乌啼深夜漏,一天槐落十围风。
西京云物樽开处,南国文章烛剪中。
独我鹪鹩枝漫借,数回高汉伫飞鸿(廖振富编校)。

现代解析

《成均夜》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文人雅集的画面,既有对环境的细腻刻画,也暗含了作者的人生感慨。

前两句写聚会场景:学宫大门两侧整齐排列着参加聚会的人,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文人雅士都带着书剑(象征文武双全)前来赴会。"桥门"指学宫大门,"剑笈"代指文人随身物品,用具体物件烘托出文人聚会的氛围。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自然景物渲染秋夜意境:深夜乌鸦啼叫,更漏(古代计时器)声声,秋风吹落槐叶,粗大的槐树在风中摇曳。这里"十围风"形容风势猛烈,连十人合抱的大树都被吹动。后两句提到大家在酒宴中畅谈西京(长安)的风景和南国的文章,烛光下剪烛长谈,展现文人雅士把酒论文的场景。

最后两句是作者的感慨:自己像鹪鹩(一种小鸟)一样,只能暂时借树枝栖息,多次仰望高空等待飞鸿(比喻机遇或志向)。这里用小鸟的渺小与飞鸿的远大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现状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

全诗通过秋夜文人聚会的描写,既展现了古代文人的雅集生活,又透露出作者怀才不遇的淡淡愁绪。诗中"乌啼""槐落"等意象营造出萧瑟的秋夜氛围,与文人雅集的温暖形成对比,更衬托出作者内心的孤独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