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汴道中

平野有千里,居人无一家。甲兵年正少,日久戍天涯。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乱年代荒凉萧瑟的社会图景,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出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

前两句"平野有千里,居人无一家"像电影镜头般展开:广袤的原野本该炊烟袅袅,如今却空无一人。这里的对比非常强烈——"千里"展现空间的辽阔,"无一家"却道尽人烟的灭绝,让人直观感受到战争对正常生活的毁灭性破坏。

后两句把镜头转向戍边的士兵。"甲兵年正少"点明这些穿着盔甲的士兵都是年轻人,本该享受青春年华,却被迫"日久戍天涯"。一个"久"字透露出战争的无休无止,"天涯"则强调他们背井离乡的遥远。最痛心的是,这些少年可能至死都等不到回家的那一天。

全诗没有直接写战争惨状,但通过"空荡荡的原野"和"回不了家的少年"这两个典型画面,让读者自己想象出背后的血泪故事。诗人用最克制的笔法,写出了最沉痛的控诉:战争不仅夺走家园,更吞噬了整整一代人的青春和希望。这种留白的艺术手法,比直接描写血腥战场更能触动人心。

高蟾

(约公元八八一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河朔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中和初前后在世。家贫,工诗,气势雄伟。性倜傥,然尚气节,虽人与千金,非义勿取。十年场屋,未得一第,自伤运蹇,有“颜色如花命如叶”句。与郎中郑谷为友,酬赠称高先辈。乾符三年,(公元八七六年)以高侍郎之力荐,始登进士。乾宁中,(公元八九六年左右)官至御史中丞。蟾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