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学士挽诗

鼎盛弹冠地,胡然袖手居。
自怡还自足,谁毁又谁誉。
花竹人安在,芸兰庆有馀。
华涂惊素锦,行道尽欷歔。

现代解析

这首《赵学士挽诗》是一首悼念赵学士的挽诗,通过描述赵学士的生活和逝世后的景象,表达了对其逝去的哀思。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这首诗:

1. 鼎盛弹冠地,胡然袖手居:这里指的是赵学士曾经处在事业的高峰期,本应积极进取,但突然间却变得消极,如同袖手旁观。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赵学士从积极到消极转变的惊讶和不解。

2. 自怡还自足,谁毁又谁誉:这句话意味着赵学士自己感到满足和快乐,同时认为自己的名誉和评价无需别人来评判。这表达了赵学士的独立和自信,同时也流露出对他人看法的不在乎。

3. 花竹人安在,芸兰庆有馀:这里通过花竹和芸兰这些植物的意象,象征着赵学士生前生活中的美好和财富。但“人安在”暗示出这些美好的事物或人已经不在了,表达了对赵学士去世后,曾经陪伴他的美好事物也一同消失的感慨。

4. 华涂惊素锦,行道尽欷歔:最后一句描述了赵学士去世后人们看到他留下的痕迹(可能是指他曾经的贡献和影响)时的惊讶和感伤。行道者无不为之叹息,表达了人们对赵学士逝世的哀悼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述赵学士生前的辉煌与逝世后的哀恸,展现了对逝者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赵学士生活细节的描绘,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深切的怀念情绪。

杜范

(1182—1245)宋台州黄岩人,字成之,号立斋。宁宗嘉定元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极言台谏失职之弊。理宗嘉熙二年知宁国府,发粟赈饥,镇压两淮饥民反抗。还朝,累拜吏部侍郎兼中书舍人,数上疏抨击朝政积弊。淳祐四年,擢同知枢密院事,次年拜右丞相,上书言五事,继又上十二事,条陈当朝利病,提出为政主张。卒谥清献。有《清献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