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吴明府石门山图册子

荆山扬锷争摩天,欲断不断浮苍烟。
千盘万叠石门出,峭岩一坼流奔泉。
横桥直架洞底壑,漱琼鸣玉声溅溅。
溪风吹翠湿欲滴,老树挂壁根空悬。
梯山凿石盘鸟道,古藤百尺愁攀援。
茅檐一一负嶂立,夜半驾鹤来飞仙。
如何造物不自惜,更于绝壁穷雕镌。
悬青万仞门呀然,一步一使心回旋。
如鸦蝙蝠扑人面,似乳石髓滑不坚。
天风扫断尘坱迹,杳杳时有闲云眠。
使君青眼了不负,乱山堆里居三年。
拂衣一旦掷官去,绿阴处处啼春鹃。
祇留山色在图画,未妨羞涩囊无钱。
驱车京洛尘滚滚,兴剧一放黄州船。
雪堂月好快把酒,江天万里清而妍。
此时披图发而啸,石门之山落眼前。
要留面目对山色,岂可骫骳供人怜。
我歌未已君忽笑,此语未足闻时贤。
置图一鼓潇湘弦,众山响笑空中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石门山风景画,同时融入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官场的感悟。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第一部分(开头到"杳杳时有闲云眠")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石门山的险峻奇观:
- 山势高耸入云,云雾缭绕
- 陡峭的岩壁间有奔涌的泉水
- 横跨深谷的桥梁,流水声清脆悦耳
- 青翠欲滴的植被,老树盘根错节
- 险峻的山路和古藤,连飞仙都要驾鹤而来
- 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蝙蝠飞舞,石壁光滑

2. 第二部分("使君青眼了不负"到"未妨羞涩囊无钱")写吴明府(诗题中的官员):
- 他在这样险峻的山中住了三年
- 最终辞官而去,像春天的杜鹃一样自由
- 只留下描绘山色的画作,虽然清贫但很洒脱

3. 第三部分("驱车京洛尘滚滚"到最后)表达诗人自己的感悟:
- 对比京城的喧嚣,更向往黄州(苏轼被贬之地)的清净
- 看着这幅画,仿佛亲临石门山
- 认为人应该保持真性情,不必讨好他人
- 最后以弹琴作结,仿佛群山都在回应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一连串生动的比喻和夸张手法,把险峻的山景写得活灵活现
2. 通过对比官场和自然,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3. 最后点明主旨:做人要像高山一样保持本色,不随波逐流

诗人似乎在说:与其在官场中委屈自己,不如像这石门山一样保持真我,哪怕清贫也自在。这种超脱的人生态度,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