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即事

垂云昼濛濛,湖面惟一色。
薄暮风更生,际夜雪初积。
凝阴势方盛,尘境喧暂息。
坐久闻挐音,忽然破寥阒。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湖边的宁静雪景,通过时间推移和细节变化展现大自然的静谧之美。

白天时湖面被灰蒙蒙的云层笼罩,天地间只剩一片混沌的灰白色。到了傍晚,寒风渐起,入夜后雪花开始悄悄堆积。这里用"薄暮"到"际夜"的时间变化,配合"风更生""雪初积"的动态描写,像慢镜头一样展现雪夜形成的全过程。

"凝阴势方盛"四句是诗眼:当阴沉的雪云完全笼罩大地,尘世的喧嚣突然被雪隔断,世界陷入奇特的寂静。诗人独坐许久,忽然听到船桨划破水面的声音——这个"挐音"的细节特别精彩,就像在绝对安静中突然出现的声音,反而更衬托出雪夜的静谧。

全诗妙在两点:一是用"由昼到夜"的时间线串联景物变化,二是通过"以声衬静"的手法(用桨声反衬安静),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种被白雪净化后的空灵世界。就像我们冬天在湖边突然听到树枝落雪的声音,那一刻会感觉时间都静止了。

黄溍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