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瞻亭歌

高阁倚危巅,上与浮云齐。
林岑叠舞凿斜径,吞吐日月分东西。
盘旋曲折下复上,凌空百丈悬天梯。
耸身数息不可到,眼花神悸忽如迷。
阳坡宽敞抱山腹,群峰辐凑飞寒瀑。
高人指点历画图,结构孤亭纵心目。
杂芳绕径摇晴光,石龛钟乳流琼浆。
开窗揽撷生灵籁,自然身世浑相忘。
紫芝黄石争绚烂,啼鸟落花还复见。
烟霞澹宕抱游人,可惜风光自流转。

现代解析

这首《具瞻亭歌》描绘了一座建在高山之巅的亭子,以及登山途中的壮丽景色和独特感受。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这首诗的魅力:

1. 惊险的登山体验
诗人用"盘旋曲折下复上"、"凌空百丈悬天梯"等句子,生动地写出了登山的艰难。爬到一半时"眼花神悸忽如迷",这种真实的眩晕感让读者仿佛亲身体验了登高的惊险。

2. 山顶的绝美风光
到达山顶后,视野豁然开朗。诗中用"群峰辐凑"形容群山像车轮辐条一样向中心聚拢,"飞寒瀑"写瀑布飞泻的壮观。亭子建在"阳坡宽敞抱山腹"的位置,既向阳又避风,选址非常巧妙。

3. 亭中的超然感受
在亭中"开窗揽撷生灵籁",能听到大自然的天籁之音,让人"自然身世浑相忘",暂时忘却尘世烦恼。这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体验,正是古人追求的理想境界。

4. 绚丽的色彩与生机
"紫芝黄石争绚烂"写出山间色彩的鲜艳对比,"啼鸟落花"则增添了动态的生机。虽然诗人感叹"可惜风光自流转",但正是这种瞬息万变的美,让景色更显珍贵。

全诗通过登山者的视角,由远及近、由下至上地带我们领略了高山景色的壮美,最后在亭中获得心灵的宁静。诗人将惊险的攀登过程与登顶后的豁然开朗形成鲜明对比,让读者感受到"无限风光在险峰"的人生哲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