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道士在四圣观避暑纳凉的闲适场景,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传递出超脱尘世的宁静感。
前两句写道士在道观里避暑午睡的场景:林间道观比外面凉快,一位洒脱的道士躺在短竹席上小憩。这里用"逸人"形容道士,突出他远离俗世的逍遥姿态。
中间四句用四个动态画面营造出夏日道观的静谧氛围:风吹动树枝轻拍路过的马匹,蝉鸣声与风声交织在一起;采药童子安静得像画中人,打坐的道士沉默如入定的禅师。这些细节看似平常,却巧妙展现了道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宁静。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道士突然想起山中冬雪覆盖时,瘦梅独自开放在老路上的景象。这个回忆看似突兀,实则用冬梅的孤高反衬夏日的闲适,暗示修道之人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全诗用白描手法,没有华丽辞藻,但通过"马被树轻拍""蝉随风鸣"等鲜活意象,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最妙的是结尾的"雪中瘦梅",就像电影镜头突然切换,在炎夏中注入一丝清冷,让人感受到道士内心那份超越季节的宁静。这种从现实到意境的跳跃,正是古代文人追求的精神境界。
赵汝迕
宗室,居温州乐清,字叔午,一作叔鲁,号寒泉。兄弟群从,多登显仕。汝迕尤以诗知名。宁宗嘉定七年进士。佥判雷州。将进用,因诗文触怒时相,谪官沦落,不得志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