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赞美了曾氏家族世代传承的才华与品德。
前两句说:自从南丰先生(曾巩,北宋文学家)之后,又出了艇斋先生(曾氏家族另一位名人),这个家族汇聚了忠诚、仁义和文学才华。就像一条船载满了珍宝,曾家代代都出优秀人才。
后两句讲:他们留下的手稿墨宝(手泽)像花香一样流传,连战火(劫火)都烧不尽。直到现在,后代子孙(来孙)依然能感受到祖先的荣光,并怀着敬意继承这些宝贵传统。
全诗用家族文化传承比喻珍宝流传,把抽象的精神财富写得像可以触摸的实物。特别是"凌劫火"三个字,生动表现了曾氏文化强大的生命力,连灾难都无法摧毁。最后"钦承"二字,则传递出后代对祖先的敬仰与责任感。
陈世崇
(1245—1309)宋抚州崇仁人,一作临川人,字伯仁,号随隐。陈郁子。随父入宫禁,充东宫讲堂说书,兼两宫撰述。后任皇城司检法。为贾似道所忌,遂归。入元不仕。有《随隐漫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