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
祆氛惨白昼,天狼窥紫微。
世故人心迫,秋高战马肥。
乾坤增肃气,鼓角壮神威。
刁斗凄风急,貔貅白羽挥。
陈云愁不散,边月澹无辉。
烽火千山起,炊烟万灶稀。
兽踪惊远伏,鸟影避营飞。
雷电奔长檄,旌旗拥戟闱。
八风观世应,六甲秘天机。
社稷悲雄剑,肝肠快铁衣。
楼船功可继,铜柱愿常违。
谈笑一时了,轩昂满意归。
太平方有象,圣德自徽徽。
世故人心迫,秋高战马肥。
乾坤增肃气,鼓角壮神威。
刁斗凄风急,貔貅白羽挥。
陈云愁不散,边月澹无辉。
烽火千山起,炊烟万灶稀。
兽踪惊远伏,鸟影避营飞。
雷电奔长檄,旌旗拥戟闱。
八风观世应,六甲秘天机。
社稷悲雄剑,肝肠快铁衣。
楼船功可继,铜柱愿常违。
谈笑一时了,轩昂满意归。
太平方有象,圣德自徽徽。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战争的紧张氛围和将士们的英勇豪情,用生动的画面和激昂的情感展现了战场上的肃杀与悲壮。
开头用“祆氛惨白昼”渲染战云密布的压抑感,连太阳都显得惨淡,暗示战争即将爆发。“天狼窥紫微”用星象比喻敌人虎视眈眈,国家命运悬于一线。接着通过“秋高战马肥”等细节,点明秋季正是适合征战的季节,战马膘肥体壮,军队整装待发。
中间部分浓墨重彩地刻画战场实景:战鼓号角振奋军威,寒风中的刁斗声(古代军中炊具兼警器)更添肃杀;将士们白羽箭如雨,战云凝滞不散,连边关的月亮都暗淡无光。千山烽火与稀少的炊烟形成对比,凸显战争对日常生活的破坏,连野兽飞鸟都惊恐远离军营。
后段转向将士的壮志豪情:军令如雷电般迅速传达,战旗簇拥着指挥部。诗人提到“六甲秘天机”,暗指军事谋略的精妙。虽然保家卫国的使命带着悲壮(“社稷悲雄剑”),但战士们穿上铁甲依然热血沸腾。最后以“谈笑凯旋”的豪迈作结,歌颂太平盛世的愿景,赞美君王的圣德。
全诗像一部战争纪录片,既有“烽火千山”的宏大场面,又有“鸟避军营”的细腻观察,更通过将士们“肝肠快铁衣”的心理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战争中的人性光辉。末尾的“太平方有象”传递出对和平的深切渴望,使这首战地诗篇在铿锵之外更添人文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