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蠲流亭

乌伤仇览仙,一弓扁蠲流。
清流从谁蠲,濁流石之幽。
石之幽定可,齿齿翻成忧。
君看得失珠,象罔无全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名为"蠲流亭"的地方,通过流水和石头的对比,探讨了人生得失的哲理。

前四句写景:乌伤(地名)的仇览仙人在蠲流亭边挂了一张弓。清澈的流水不知从何处而来,浑浊的流水则被幽深的石头阻挡。这里用"清流"和"浊流"形成对比,暗喻人生的顺境与逆境。

中间两句说理:幽深的石头看似能阻挡浊流(比喻困境中保持淡定),但石头表面凹凸不平的齿状反而可能带来新的烦恼。这说明任何解决方法都可能带来新的问题。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诗人提醒我们看待得失要像"象罔"(古代传说中能找回宝珠的智者)那样超脱,要像庖丁解牛那样看透事物的本质。得失就像珍珠,过分执着反而看不清全貌,保持超然的心态才能把握整体。

全诗通过流水、石头等日常景物,生动地表达了"看淡得失"的人生智慧,提醒我们面对困境时要保持通透达观的心态。

唐士耻

婺州金华人,字子修。唐仲友子。以荫入仕。理宗时历任临江军、建昌军司理参军。有《灵岩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