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的闲适生活和内心世界,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首句“平生心事白鸥知”用白鸥象征自由和纯净,暗示诗人远离尘世喧嚣,只与自然为伴。白鸥成了他唯一的知己,能理解他内心的想法和感受。这句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满足和孤独中的自得。
第二句“一卷云庵处士诗”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一位隐居山林的处士(有德才而隐居的人)。“云庵”指建在高处的草屋,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一卷”说明他的诗作不多,但每一首都发自内心,体现了他淡泊名利、专注于精神世界的生活态度。
第三句“占得镜中奇绝处”中的“镜”可能指湖水,诗人住在湖边,湖面如镜,倒映着周围的美景。“奇绝处”形容景色非常独特美丽,诗人有幸住在这样绝佳的地方。
最后一句“只缘身值广明时”中的“广明”可以理解为政治清明的时代。诗人认为他能享受这样的隐居生活,是因为生在了一个好时代。这既是对时代的赞美,也隐含了一丝讽刺——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安心隐居;若世道混乱,隐逸生活也难以维持。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画面,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太平盛世的感激。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泊宁静的情怀,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美好。
徐天佑
绍兴山阴人,字受之,一字斯万。理宗景定三年进士。为大州教授,日与诸生讲经义,听者感发。恭帝德祐二年,以国库书监召,不赴,退归城南,杜门读书。四方学者至越,必登门造访。天祐高冠大带,议论卓卓,见者以为仪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