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人到暮年、壮志未酬的感慨,同时展现了淡泊名利、珍视友情的豁达心境。
前四句是作者的自白:一颗赤诚之心无人理解,白发苍苍时还能成就什么呢?脚踏大地追求务实的人生,却不敢妄自追求虚名。这里用"丹心"与"白首"的对比,凸显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踏地"与"笺天"的对照,体现务实精神与谦逊品格。
后四句转向景物描写与友情:深秋的树木映衬着澄澈的湖水,远山上的云朵显得格外轻盈。这清新淡远的画面,暗示作者已看淡功名利禄。最后点明主旨:除了公务文书之外,最珍贵的是与韩仲和这样知心朋友的深厚情谊。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将人生感慨融入秋景描写,最后落脚于真挚友情。通过"丹心-白首"的遗憾、"踏地-笺天"的取舍,再到"树深-山远"的宁静,最终在"论交深友生"中找到慰藉,展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典型的精神追求——在理想受挫时,转向自然与友情寻找心灵归宿。
杜范
(1182—1245)宋台州黄岩人,字成之,号立斋。宁宗嘉定元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极言台谏失职之弊。理宗嘉熙二年知宁国府,发粟赈饥,镇压两淮饥民反抗。还朝,累拜吏部侍郎兼中书舍人,数上疏抨击朝政积弊。淳祐四年,擢同知枢密院事,次年拜右丞相,上书言五事,继又上十二事,条陈当朝利病,提出为政主张。卒谥清献。有《清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