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谦遣其子溥来学因寄诗和答

名士何妨涧谷栖,丹崖高耸白云低。东风莺绕千章木,春水鱼游九曲溪。

教子早年窥汗简,从师穷巷乐羹藜。茅堂日候巾车到,花遍山园草满畦。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情趣和对教育的重视,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画面感。

首联"名士何妨涧谷栖,丹崖高耸白云低"开篇就勾勒出一幅世外桃源般的隐居图景。意思是说:真正的名士不介意住在山涧幽谷中,红色的山崖高耸入云,白云仿佛就在脚下飘荡。这里用"丹崖""白云"等意象营造出超脱尘俗的意境。

颔联"东风莺绕千章木,春水鱼游九曲溪"继续描绘春日美景:东风吹拂,黄莺在茂密的树林间飞舞,鱼儿在蜿蜒的溪水中畅游。"千章木"形容树木高大繁茂,"九曲溪"则写出溪流的曲折灵动,充满生机。

颈联"教子早年窥汗简,从师穷巷乐羹藜"转入正题,点明诗的主旨:父亲早早教导孩子研读典籍("汗简"指书籍),孩子虽然住在简陋的巷子里跟随老师学习,却甘之如饴("羹藜"指粗茶淡饭)。这里体现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安贫乐道的精神。

尾联"茅堂日候巾车到,花遍山园草满畦"收束全诗:每天在茅草屋里等候着来访的友人("巾车"指有帷帐的车),此时山园里鲜花盛开,田畦中青草茂盛。既表现了隐士生活的闲适,又以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作结,余韵悠长。

全诗通过隐居环境的描写,展现了淡泊名利、重视教育的生活态度。诗人用生动的自然意象(山崖、白云、黄莺、游鱼、花草等)营造出宁静美好的意境,同时表达了"穷巷乐道"的人生追求。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让读者感受到隐逸生活的诗意与美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