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吴拭暑雪轩

崇台穷石照,气味乐偷间。
南陆朱明驭,西阑白雪山。
茶瓯回舌本,尘尾落谈间。
欲缀风烟句,弥高不可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避暑的闲适场景,展现了文人雅士的清幽生活情趣。

前两句写景:站在高台上,阳光透过石头缝隙洒落,营造出清凉幽静的氛围,让人享受这种远离尘嚣的偷闲之乐。"南陆"指夏天,"西阑"是西边的栏杆,这里用"朱明"(太阳)和"白雪山"的对比,既点明酷暑时节,又通过雪山意象带来视觉上的清凉感。

中间两句写生活细节:品茶时茶香在舌尖回荡,手持拂尘(尘尾)参与清谈。这两个典型画面生动勾勒出古代文人聚会时的雅致场景,既有味觉享受,又有精神交流。

最后两句抒情:本想写些描绘风景的诗句,却发现眼前景致太过高远美妙,难以用语言捕捉。这种"写不出来"的感叹,反而更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沉醉和赞美。

全诗通过视觉、触觉、味觉等多重感官描写,营造出一个令人神往的避暑胜地,展现了古代文人追求自然、崇尚清雅的生活态度。最后欲言又止的写法,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比直白描写更有韵味。

周焘

周焘,字通老,改字次元,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敦颐次子。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进士(《山谷外集》卷九《奉送周元翁锁吉州司法厅赴礼部试》史容注)。初授贵池令(《沅湘耆旧集》卷一九)。徽宗大观四年(一一一○),为成都转运副使(《宋会要辑稿》乐四之一)。政和元年(一一一一),权发遣庐州。六年,移舒州。七年,知成都府(同上书职官六八之二二、二八、三八)。重和元年(一一一八),知扬州(清嘉庆《扬州府志》卷三六)。事见《宋史》卷四二七《周敦颐传》。今录诗七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