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圣符权涟水军使按周立事且去犹闻上乞不赦为作长句
颍川异日刚彊守,诸吏僵仆奸豪走。
济南使君羞怯懦,故破瞷宗三百口。
官为声名计则多,寻常手滑如彼何。
心知昔人不妄作,随事砭斫或拊摩。
河神娶妇理必往,城北杀子吾当诃。
襄濆赵侯世儒雅,轩昂忽变肠无它。
奴欺主女积十载,侯以半纸申严科。
人言赵侯广汉后,宜有擿伏如神手。
青衫诸掾日蹉跎,众或屈凌天自佑。
谁过襄濆刻石傍,告以吾言慰耆旧。
侯今儿子能文章,母太夫人百岁寿。
济南使君羞怯懦,故破瞷宗三百口。
官为声名计则多,寻常手滑如彼何。
心知昔人不妄作,随事砭斫或拊摩。
河神娶妇理必往,城北杀子吾当诃。
襄濆赵侯世儒雅,轩昂忽变肠无它。
奴欺主女积十载,侯以半纸申严科。
人言赵侯广汉后,宜有擿伏如神手。
青衫诸掾日蹉跎,众或屈凌天自佑。
谁过襄濆刻石傍,告以吾言慰耆旧。
侯今儿子能文章,母太夫人百岁寿。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赵圣符的官员在涟水军任职时的故事,用对比手法展现了他的正直与魄力。
开头用两个对比案例:颍川太守强硬让恶霸逃跑,济南官员懦弱导致三百口人受害。这说明官员名声重要,但关键要看实际作为——该强硬时强硬("砭斫"指严厉手段),该仁慈时仁慈("拊摩"指安抚手段)。
中间聚焦赵圣符的具体事迹:他像古代清官西门豹(河神娶妇典故)一样破除迷信,像正直官员一样阻止杀婴恶俗。最精彩的是他用半张纸的公文就严惩了欺压主人女儿十年的恶奴,展现雷霆手段。
结尾用百姓口碑说效果:人们夸他像神探广汉(汉代著名清官)再世,虽然下属们虚度光阴,但天道自有公理。最后两句是祝福——说他儿子有文采,母亲长寿,暗示善有善报。
全诗核心是:好官既要明辨是非,又要有执行力。用历史典故+具体案例+百姓反响的立体写法,让一个刚柔并济的古代清官形象跃然纸上。最打动人的是"半纸公文惩恶奴"的细节,生动体现了"正义从不怕事小,担当不在乎权位"的为官之道。
王安中
王安中(1075~1134)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年青时曾从师苏轼、晁说之。晁教以为学当谨初,故牓其室为初寮。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以谄事宦官梁师成、交结蔡攸获进,又附和宦官童贯、大臣王黼,赞成复燕山之议,出镇燕山府。后又任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被贬送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又内徙道州,复任左中大夫,不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