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洗红

休洗红,洗多红色浅。
卿卿骋少年,昨日殷桥见。
封侯早归来,莫作弦上箭。

译文及注释

休洗红,洗多红色浅。
不要洗红衣啊,一洗再洗,红色会变浅。
休洗红:乐府古题。乐府古辞有《休洗红》二首。

(qīng)卿骋(chěng)少年,昨日殷(yīn)桥见。
亲爱的人儿骑上马,放辔驰骋要趁少年;昨日送你出征,与你相别在桥畔。
卿卿:男女的爱称。这里用来称呼所爱恋的男子。骋少年:放荡不羁的青年。骋,矜夸。殷桥:桥因洗红而赤。

封侯早归来,莫作弦上箭。
封侯之日早早归来,不要作那弦上的箭!
弦上箭:比喻一去不复返。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不要洗红衣啊,一洗再洗,红色会变浅。
亲爱的人儿骑上马,放辔驰骋要趁少年;昨日送你出征,与你相别在桥畔。
封侯之日早早归来,不要作那弦上的箭!

注释
休洗红:乐府古题。乐府古辞有《休洗红》二首。
卿卿:男女的爱称。这里用来称呼所爱恋的男子。
骋少年:放荡不羁的青年。骋,矜夸。
殷桥:桥因洗红而赤。
弦上箭:比喻一去不复返。

创作背景

刘衍、吴企明等认为此诗是李贺告别妻子时所作,可能作于元和四年(809年)九月。

赏析

此诗纯是民歌体的一首诗,题目即由乐府古辞《休洗红二首》而来,而且从音调、字句上都仿拟《休洗红二首》的第一首(休洗红,洗多红色淡。不惜故缝衣,记得初按茜。 人寿百年能几何?后来新妇今为婆。),承用其岁月易逝、红颜易老之义而以“休洗红”起兴,转而以少妇送别的口吻,最后以喻作结,嘱咐恋人功成名就后早日归来,不要一去不返,久负芳容,语浅而情深。

“休洗红,洗多红色浅。”红纱绢洗得次数太多,难免褪色;红颜相思太久,自然憔悴。此处用比兴的手法说明岁月消磨,红颜易老,要珍惜青春时光。

“封侯早归来,莫作弦上箭”以女子口吻写其送别之际嘱托男子功成名就后及时归来,不要如离弦之箭一去不返,使自己独守空闺,坐愁红颜老。这两句纯属生气灌注的活泼口语,语意浅近如话,比喻新颖贴切,晓畅自然,通俗易懂。

全诗使用了比兴手法,节奏明快,言短情长,语重心长,在叮嘱的话语中,既有嘱托,更有深切的期盼,深深地揭示出少女对情人深切的爱情,感情纯真,极富意趣。但全篇都是女郎送别的口气,虽然想象丰富,具有一定的独创性,但摹拟仿制的痕迹也还是比较明显的。

现代解析

这首《休洗红》用简单直白的语言,道出了女子对情郎的深情叮嘱,读来既温柔又揪心。

"休洗红"开篇就很有意思——"别总洗那件红衣裳,洗多了颜色会褪"。表面是心疼衣服,实际暗藏深意:红色象征热烈的情感,女子其实在说"别让我们的感情因时间或距离变淡"。

接着镜头转向回忆:"记得你骑着马意气风发的样子,昨天还在殷桥见过你"。这里"卿卿"的称呼特别亲昵,像在耳边轻唤,瞬间拉近距离。而"骋少年"三个字活画出少年郎英姿飒爽的模样。

后两句是全诗最打动人心的部分:"早点立功回来,别像离弦的箭一去不返"。用"弦上箭"作比特别生动:既说男儿志在四方像箭般飞驰,又暗含担忧——怕他走得太远太久。这种矛盾心理,把恋人间的牵挂写得入木三分。

全诗就像一段穿越千年的叮咛,没有华丽辞藻,却用洗衣服、射箭这些日常事物,把"盼归"这个永恒主题说得清新动人。最妙的是通篇都是温柔劝诫,没有半句埋怨,反而更显情真意切。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