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西行至下坝作

参差原隰短长堤,萧瑟芦花野望迷。
大树夕阳潮落半,布帆流水客来齐。
风尘涉历朱颜改,家计荒凉白屋低。
才一出门归思起,满怀孤闷入新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秋日西行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萧瑟的秋意和漂泊的愁绪。

前四句写景:高低起伏的原野上横亘着长短不一的堤坝,随风摇曳的芦花让荒野显得更加迷蒙。夕阳下,潮水退去一半,露出岸边的大树;江面上布帆点点,载着远道而来的旅人。这些画面共同构成了一幅秋日黄昏的江边图景,既有开阔的视野,又带着几分寂寥。

后四句抒情:常年奔波让容颜衰老,家境贫寒使茅屋低矮。才刚出门远行,就已经开始想家,只能把满腹的孤独苦闷写进新作的诗篇里。这里道出了古代读书人常见的生活困境——为了生计不得不离家漂泊,却又始终割舍不下对家乡的牵挂。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真实。诗人没有刻意渲染悲情,而是通过"潮落半""白屋低"这些具体细节,自然流露出生活的艰辛。最后两句尤其传神,把现代人"刚出差就想家"的普遍心理写得生动贴切,让今天的读者也能感同身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