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

柴门闽寂人少过,尽日观书口自哦。
馀地不妨添竹木,放教啼鸟往来多。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在,语言简单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柴门闽寂人少过,尽日观书口自哦"是说:用树枝做的简陋门庭前很少有人经过,整天都在看书,偶尔还会自言自语地吟诵。这里透露出两个信息:一是居住环境很偏僻安静,二是主人公有大量自由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读书)。这种生活虽然孤独,但主人公显然很享受这种独处的时光。

后两句"馀地不妨添竹木,放教啼鸟往来多"更有意思:院子里还有空地,不妨再种些竹子树木,好让鸣叫的小鸟能更多地飞来飞去。这里主人公不仅满足于独处,还主动营造自然环境,邀请小鸟作伴。他把自己的小天地布置得更富生机,与自然和谐共处。

整首诗的精髓在于展现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远离喧嚣但不孤僻,独处却不寂寞,主动创造美好环境,与自然生灵为伴。这种生活态度对现代人很有启发——在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也可以给自己保留一片宁静天地,在简单生活中找到真正的快乐。

杨与立

建宁浦城人,字子权。师事朱熹。光宗绍熙四年进士。知遂昌县,因居兰溪,讲授道学,人称船山先生。有《朱子语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