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湖

水德润于物,此湖无谓卑。
溪壑有通源,风涛无险期。
泽广均田浍,功高济旱时。
好看雷雨会,腾踏起蛟螭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小湖》用朴素的语言赞美了一个看似平凡的小湖,展现了它不为人知的力量和价值。

1. 小湖不“小”
开头说“水德润于物”,意思是水滋养万物,而这个小湖虽然不起眼(“无谓卑”),却和溪流、山壑一样有源头活水,风浪再大也不会泛滥成灾(“风涛无险期”)。这里用对比手法,强调小湖的稳定和可靠。

2. 小湖有大用
接着写小湖的实用价值——它能灌溉农田(“泽广均田浍”),还能在干旱时救急(“功高济旱时”)。诗人把小湖比作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平时不显眼,关键时刻却能救命。

3. 小湖的爆发力
最后两句是动态画面:雷雨来时,小湖瞬间化身为蛟龙腾跃的舞台(“腾踏起蛟螭”)。这里用“蛟螭”(传说中的龙)比喻湖水的澎湃力量,说明小湖平时低调,但潜力无穷,遇机便能展现惊人能量。

核心思想
诗人通过小湖告诉我们,平凡的事物往往蕴藏巨大价值——它默默滋养生命,关键时刻能救人于危难,甚至能在机遇来临时一鸣惊人。这种对“微小却伟大”的赞美,让读者联想到生活中那些不起眼但不可或缺的人或事物,比如平凡的劳动者、日常的善意等。

语言特色
全诗没有生僻字,用“润”“济”“腾踏”等动词让画面鲜活,最后两句的雷雨蛟龙更是充满想象力,让静态的小湖瞬间气势磅礴,读起来很有感染力。

许当

许当,字当时,晋江(今福建泉州)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进士。庆历三年(一○四三),以承奉郎知古田县(清乾隆《古田县志》卷五),迁知兴化军(乾隆《晋江县志》卷一二)。神宗熙宁间,知漳、建、汀州(乾隆《福建通志》卷二四、二五、二六)。与欧阳修、梅尧臣互有唱和(《晋江县志》)。今录诗五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