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静 题湘灵鼓瑟图。见黄韵珊词综续编

廿四芙蓉明镜展。怅盈盈、袜罗尘软。铢衣蹙露,瑶弦汎月,写红兰幽怨。

一抹洞庭波,又惊起、楚天新雁。桂枝秋老,萍花夜凉,刚人与、碧云远。

北渚遥,南浦晚。寄瑶华、鲤鱼谁倩。明珰翠羽,相思那处,是黄陵祠畔。

斑竹锁秋烟,怕难寄、啼红一剪。跨鸾人去,愁边空剩,数峰青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湘灵鼓瑟图》的画境,通过细腻的意象传递出深沉的哀愁与思念。

上片以芙蓉、明镜般的湖面开篇,营造出清澈却带惆怅的氛围。"袜罗尘软"暗示湘灵(湘水女神)轻盈的步履,而"铢衣蹙露"则展现她衣袂沾露的凄美姿态。瑶琴声伴着月光,倾诉着红兰般的幽怨。洞庭湖的波纹和新飞起的雁群,暗示季节变迁与时光流逝。"桂枝秋老"等句进一步强化秋意,而"刚人与碧云远"点出人与景的疏离感。

下片转向更深的思念。北渚、南浦这些离别之地,暗示无法传递的情愫。"明珰翠羽"等华美饰物,反衬出黄陵祠畔(湘灵祭祀处)的孤寂。斑竹上的泪痕(典出娥皇女英故事)和难以寄出的"啼红"(血泪),强化了思念之痛。结尾"跨鸾人去"三句最为动人,写女神已乘鸾凤离去,只余青峰孤立,将无形的愁绪具象化为可见的山影断裂,余韵悠长。

全词妙在将画中静态景物转化为流动的情感:琴声、水波、飞雁都成为思念的载体,而斑竹、青峰等物象则凝固了永恒的哀愁。通过季节更替与空间阻隔的双重描写,展现了可望不可即的怅惘之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