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徐巨源
可怜少殊色,我辈如佳人。
伤春苦相念,慰藉惟保身。
自从过子门,相留坐明月。
得句如折花,簪花为梳发。
犹恐外人看,不似初离别。
离别几何时,春风吹柳枝。
新月照客床,不作苏台期。
前日有客来,言子涉江水。
敢望不敢信,吹箫待吴市。
昨夜有客还,送子酒一石。
寄酒不寄书,结言在畴昔。
碧水自悠悠,照花花不流。
还来与子期,作赋同悲秋。
伤春苦相念,慰藉惟保身。
自从过子门,相留坐明月。
得句如折花,簪花为梳发。
犹恐外人看,不似初离别。
离别几何时,春风吹柳枝。
新月照客床,不作苏台期。
前日有客来,言子涉江水。
敢望不敢信,吹箫待吴市。
昨夜有客还,送子酒一石。
寄酒不寄书,结言在畴昔。
碧水自悠悠,照花花不流。
还来与子期,作赋同悲秋。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朋友间的思念为主题,用平实动人的语言描绘了细腻的情感流动。
开篇用"佳人"自比,暗示自己和朋友都是才华横溢却不得志的人。春天本该欢乐,却因思念而伤感,只能互相劝慰保重身体。诗人回忆起在朋友家赏月吟诗的温馨时光,那时写出好诗句就像摘花戴在发间般自然美好。
中间部分通过两位访客带来的消息,展现思念的辗转反侧。第一位说朋友渡江远行,诗人将信将疑;第二位带来朋友送的酒,却没有书信,让诗人更想念往日的约定。这里用"吹箫待吴市"的典故,暗含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最后以"碧水悠悠"的静谧画面作结,流水照花却带不走思念,诗人期待与朋友重逢,一起写赋文抒发悲秋之情。全诗通过日常细节和自然意象,把朋友间那种含蓄深沉、欲说还休的牵挂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传统文人交友的雅致与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