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张沚莼丈索观近词,见和闰清明作,依韵赋答,感音而言,不自知其凄咽也

罥屋花狂,侵帘草暗,绿章拟诉通明。
留春无计,倦策玉骢行。
依约啁啾翠羽,梦醒来、都是愁声。
芳菲歇,碧云天际,谁遣此时情。
苍茫家国思,几多絮语,凭仗流莺。
剩新亭涕泪,霜鬓彫零。
去去沧波千里,荡孤怀、极目青冥。
回首处,移宫换羽,凄绝不堪听。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暮春时节,词人面对花谢草长、春光流逝的伤感,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家国情怀。

上片(前半部分)描绘暮春景象:花朵疯狂地攀附屋檐,野草侵入帘幕,一片黯淡。词人想写奏章向天帝祈求留住春天,却无计可施,只能疲惫地骑着马漫无目的地行走。恍惚间听到鸟儿的鸣叫,醒来发现都是令人忧愁的声音。百花凋零,遥望天际白云,不知谁能理解此刻的心情。这里用"花狂""草暗"等拟人化描写,把春天即将离去的躁动不安表现得生动传神。

下片(后半部分)转入抒情:面对苍茫天地,词人涌起对家国的思念,想托付黄莺传递心事。可现实只剩下像东晋新亭对泣那样的悲愤泪水,和日渐衰老的自己。望着千里沧波,孤独的心绪随目光投向远方青天。最后回首往事,就像听到变调的乐曲,凄惨得让人不忍听下去。这里"新亭涕泪"用典故暗指南宋灭亡的悲痛,"移宫换羽"以音乐变调比喻时局巨变。

全词最动人的是将个人伤春与家国情怀自然融合:表面写春天将尽的惆怅,实则寄托对故国的哀思。词人用"花狂草暗"暗示时局动荡,用"新亭涕泪"暗指亡国之痛,最后用变调的音乐比喻江山易主,层层递进,把难以直说的亡国之痛写得既含蓄又深刻。这种将自然景物与深沉情感紧密结合的手法,正是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