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丑六月二十五夜初更见西北方一星飞下光长数丈随缩而灭不知何兆
癸丑六月廿五夜,星飞彗孛从天下。
寒芒闪闪金蛇腾,照夜荧荧烛龙亚。
一发遽收瞥眼间,甫明倏灭从空泻。
遥遥霄汉势若奔,黯黯窗棂光直射。
露坐庭前乘夕凉,愕然相顾咸惊讶。
斗从北望影刚斜,火未西流时尚夏。
彼苍现象殊异常,时局至今尤可怕。
海中波浪巨鲸翻,塞上烟尘胡马跨。
愁睹髦头正兆兵,敢希荧惑能避舍。
况当鼠辈焰纵横,恐有狐篝谋诡诈。
国势颠危未及扶,人心险恶谁能化。
运遭极否空待亨,时际无王胥逞霸。
中夜焚香默祷天,何年兵革能销罢。
寒芒闪闪金蛇腾,照夜荧荧烛龙亚。
一发遽收瞥眼间,甫明倏灭从空泻。
遥遥霄汉势若奔,黯黯窗棂光直射。
露坐庭前乘夕凉,愕然相顾咸惊讶。
斗从北望影刚斜,火未西流时尚夏。
彼苍现象殊异常,时局至今尤可怕。
海中波浪巨鲸翻,塞上烟尘胡马跨。
愁睹髦头正兆兵,敢希荧惑能避舍。
况当鼠辈焰纵横,恐有狐篝谋诡诈。
国势颠危未及扶,人心险恶谁能化。
运遭极否空待亨,时际无王胥逞霸。
中夜焚香默祷天,何年兵革能销罢。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夜观星的场景,但背后暗含对动荡时局的忧虑。我来用大白话解析它的亮点:
1. 流星引发的连锁反应
诗人先是用"金蛇腾空""烛龙吐焰"这样生动的比喻,描写一颗拖着长尾巴的流星划过夜空的壮观景象。但转瞬间光芒消失,这种转瞬即逝的美感被写成"刚亮就灭""从天上泼下来似的",画面感极强。
2. 从自然现象到社会隐喻
看着流星,诗人联想到当时糟糕的社会状况:海上战乱如巨鲸翻腾,边境战马扬尘,用"髦头星兆兵灾""荧惑星不避凶位"这些星象术语,暗示国家正处于战乱前兆。
3. 直击社会痛点
后段直接吐槽现实:小人得势像老鼠横行,奸人使诈如狐狸放火,国家摇摇欲坠却无人扶持,人心败坏难以教化。这些比喻既形象又扎心,把乱世的特征都说透了。
4. 无力感的爆发
最后诗人半夜烧香问苍天:这兵荒马乱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这种直接的情感宣泄,让整首诗从写景自然过渡到抒怀,完成了一次对时代的控诉。
全诗妙在把一次偶然的观星体验,延伸成对乱世的深度观察。那些流星、星象的描写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成了社会动荡的投影,让天上的异象和人间的苦难形成奇妙呼应。诗人用老百姓都懂的比喻,把对时局的担忧说得既生动又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