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龙吟 拟招溪隐社诸子磐溪春游,次美成韵

磐溪路,还见荡桨春波,亚墙花树。
年年书客飘蓬,啸歌驻赏,权宜是处。
漫凝伫。
应恨杏钿无几,绿深门户。
山桃子结风前,催归唤起,依窗弄语。
扶梦佳期堪到,洗樽携茗,青衫尘舞。
聊遣对吟岚光,非藉训故。
园林露浥,相和花间句。
都强似,东门帐饮,中庭微步。
瘴醒蛮烟去。
清明惯有,伤春旧绪。
游女抛针缕。
肠断稳,人家穿帘红雨。
谢桥敛迹,莫窥萍絮。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群文人雅士在春天相约磐溪游玩的场景,充满了诗情画意和淡淡的感伤。

上片写景: 开篇就像电影镜头一样,带我们看到磐溪路上春波荡漾、花树掩映的景色。"荡桨春波"让人想到小船划过水面的悠闲,"亚墙花树"则描绘出花枝低垂的柔美。接着笔锋一转,说这些文人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居无定所,只能暂时在这里停下脚步,借景抒怀。

中片过渡: 诗人驻足凝望,感叹杏花凋零、绿叶渐深的春末景象。"山桃子结风前"这个细节特别生动,让人仿佛看到枝头青涩的小果子在风中摇晃。这时突然传来鸟鸣("催归唤起"),像是催促游人归去,又像是倚窗低语,为画面增添了声音的动感。

下片抒情: 写文人们带着茶酒相聚,在露水沾湿的园林里吟诗作对。他们觉得这种雅集远比在城里宴饮("东门帐饮")或庭院散步("中庭微步")要有趣。最后笔调转为感伤:清明时节的愁绪、游女停针的细节、穿过帘幕的落花,都让人心生惆怅。结尾"谢桥敛迹,莫窥萍絮"用谢桥(情人分别之地)和浮萍柳絮的意象,暗示着聚散无常的淡淡哀愁。

全词妙在: 1. 动静结合:既有划船、鸟鸣的动态,又有凝望、沉思的静态 2. 感官丰富:视觉(红雨)、听觉(弄语)、触觉(露浥)交织 3. 情感细腻:从游玩之乐到春愁之思,过渡自然 4. 用典自然:谢桥等典故融入景物描写,不显晦涩

就像一组精心拍摄的春日vlog,既有山水之美,又记录下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最后定格在"聚散终有时"的人生感悟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