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富有意境和韵味的诗词。接下来,我会用通俗的语言为你分析这首诗词的精髓和魅力。
首句“凉生宫殿不因秋”,这里的“凉生”给人一种宫殿因某种原因显得清凉寂静的感觉,而“不因秋”则表示这种清凉并非因秋季来临而产生,可能是宫殿本身的特质。
“霁色澄千里,潮声带两州”,这两句描写了景色。其中,“霁色”指的是雨后的晴朗景色,给人一种清新明朗的感觉,“澄千里”则形容这种清新之感延伸到千里之外。而“潮声带两州”则可能是在描述潮汐的声音,这声音跨越了两个州的距离,展现出一种开阔的视野和悠远的意境。
接下来的“天长地久大悠悠”,直接表达了时间的无限和空间的广阔。“天长地久”是传统的象征,表示永恒不变的自然和宇宙。“大悠悠”则给人一种深远、无尽的感觉,仿佛一切都在无言中。
“尔既无心我亦休”,这句话透露出一种心态的转变。可以理解为,如果你(或某事)没有心向我,那我也没有必要再执着。这是一种放下执念,接受现实的态度。
最后的两句“海门碍日山双耸,江北迎人树几行”,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海门碍日”可能是描述海上的日出或日落,山海交接之处的壮丽景象。“江北迎人树几行”则可能是在描述江边景色,树木成行,迎接行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宫殿、自然景色和人的心态转变,展现了一种宁静、深远、宽广的意境。从宫殿的清凉到自然的壮丽,再到人的心态调整,每一句都富有韵味和哲理。即使不用复杂的文言词句,也能让人感受到诗词的精髓和魅力。
释仲殊
释仲殊,字师利,安州(今湖北安陆)人。俗姓张,名挥,仲殊其法号。尝应进士试,不中,弃家为僧,曾住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崇宁间自缢,事迹见《吴郡志》卷四二、《吴中人物志》卷一二、《栖真志》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