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朋友赵周锡才华的赞美,同时谦虚地表达了自己的不足。
前两句用"抛砖引玉"的典故,说自己先写了首普通的诗(抛砖),没想到朋友立刻回赠了精彩绝伦的和诗(翻水成),就像普通砖块突然变成了美玉。这里用"翻水"形容朋友文思如泉涌,创作速度惊人。
中间四句都在夸赞朋友的才华:他的灵感像永不枯竭的泉水(源泉誇敏思),写诗又快又好,让其他想比试的人都吓得不敢出声(击钵噤无声)。他的诗句像精心雕琢的白玉一样精巧(白玉彫镌巧),又像反复锤炼的黄金一样纯粹(黄金煅炼精)。
最后两句是作者自谦:我写的诗不是事先打好腹稿的精心之作(非腹稿),看了你的诗后,都不敢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了(不复敢披呈)。这种对比既突出了朋友的才华,又体现了文人之间互相切磋、谦虚有礼的交往方式。
全诗用金玉等贵重物品比喻诗文,通过鲜明对比展现了对朋友才华的由衷赞叹,同时也体现了传统文人交往中既互相欣赏又保持谦逊的美德。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