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寓楼有怀三首 其二

皓魄盈中天,松桂俱含凄。江神弄水碧,海岸啼天鸡。

弦促黄金屋,妾怨白玉闺。虞卿已失赵,宁戚犹恋齐。

朝驱畏太行,夕鞚忧盘溪。岂为一囊粟,与世聊滑稽。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金陵(今南京)寓所中的孤独与忧思,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自嘲。

前四句写景: 月亮高悬夜空,松树和桂树在月光下显得凄凉。江神(暗指江水)泛着青碧的波光,海边传来天鸡(传说中的报晓神鸟)的啼鸣。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暗示诗人内心的落寞。

中间四句写人事: “弦促黄金屋”指急促的琴声从华美的房屋中传出,“妾怨白玉闺”则写女子在闺中的哀怨。这两句可能暗指诗人对仕途或理想受阻的感慨。接着用“虞卿失赵”“宁戚恋齐”两个典故:虞卿是战国谋士,失去赵国后落魄;宁戚是春秋时人,因不得志而敲牛角唱歌。诗人借此自比,表达失意却仍留恋故土或理想的心情。

后四句写矛盾心理: 诗人白天怕行路艰难(“畏太行”),傍晚又愁渡溪险阻(“忧盘溪”),展现进退两难的处境。最后两句自嘲:难道只为一口饭吃,就要勉强自己迎合世俗,装出滑稽模样?这里“一囊粟”比喻微薄的俸禄或生存需求,“滑稽”则暗指违心逢迎的无奈。

全诗精髓: 通过夜晚的凄清之景,引出对自身困境的感慨。诗人像失意的虞卿、未遇的宁戚一样,既不甘放弃理想,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艰难,最终以自嘲的口吻道出知识分子的普遍困境——在生存与尊严之间的挣扎。语言凝练,用典自然,情感深沉却不失幽默,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苦中作乐”的复杂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