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藕
万顷金沙里,谁将玉节栽。
丝应鲛乞与,津是蚌分来。
盘貯冰犹结,刀侵雪易摧。
防风骨外折,混沌窍中开。
月寺僧家钵,风亭酒客杯。
胸中秋气入,牙角雨声回。
自愧尘泥贱,得蒙尊俎陪。
与君消酷暑,瓜李莫相猜。
丝应鲛乞与,津是蚌分来。
盘貯冰犹结,刀侵雪易摧。
防风骨外折,混沌窍中开。
月寺僧家钵,风亭酒客杯。
胸中秋气入,牙角雨声回。
自愧尘泥贱,得蒙尊俎陪。
与君消酷暑,瓜李莫相猜。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莲藕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藕的特质和用途,同时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1. 开篇设问 诗的开头用“万顷金沙”比喻荷塘,问是谁在沙中种下如玉般的藕节。这种写法既点出藕的生长环境,又突出其洁白晶莹的特点。
2. 神话联想 诗人把藕丝想象成鲛人(传说中的海中仙人)所赠,藕的汁液像是蚌壳分泌的珍珠液。这种浪漫的联想让平凡的藕有了仙气。
3. 质感的刻画 “盘貯冰犹结”写藕像冰一样清凉脆嫩,“刀侵雪易摧”说它像雪般易碎,用常见事物比喻,让读者直观感受藕的质地。
4. 双关妙用 “防风骨外折”表面说藕节外露易断,暗指人过于刚直易受挫;“混沌窍中开”既形容藕孔,又暗喻开窍明理,体现人生哲理。
5. 生活化场景 后六句将藕融入日常生活:寺庙僧人的食钵、酒客的杯中物,说明藕既是朴素食材,也能登上宴席。诗人自比“尘泥”,反衬藕的高洁。
6. 情感升华 结尾“与君消酷暑”赋予藕消暑的实用价值,“瓜李莫相猜”借用“瓜田李下”典故,表达自己虽卑微但坦荡的胸怀。
全诗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既写实又写意,把普通的藕写得灵动高雅。诗人借藕喻人,在赞美自然造物之余,也流露了安于平凡、不慕虚荣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