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无斁将之录示近诗有和其兄以道说之诗次韵以致区区兼简以道 其二

谈诗如谈禅,练性如练墨(自注:以道深于名理,颇喜造墨。)。
壮心悟龟毛,少(自注:去。)作岂蛇足。
平生甚元龙,未信今伯玉。
十年得投闲,高卧谢宠辱。
定知贫胜富,固自平为福。
著书着名山,会使山鬼哭。
结庐近三休,为米时一出。
犹嫌佛场选,肯问燕台筑。
俗人难与言,镜剃遗盲秃。
前年客长安,正觅三釜粟。
尘中一倾盖,爽气岷峨绿。
别来更崎嵚,寡陋嗟我独。
尘埃箧中书,有手不暇触。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朋友晁无斁的,主要表达了对诗歌、人生和友情的思考。全诗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1. 谈诗如参禅 开头用"谈诗如谈禅"作比喻,说明写诗和参禅一样需要静心领悟。朋友晁以道(晁无斁的哥哥)精通哲理,喜欢制墨,这里用"练墨"比喻修身养性要像制墨一样反复锤炼。

2. 人生感悟 "壮心悟龟毛"用龟毛(不存在的东西)比喻年轻时追求的虚名,"蛇足"典故说明不必画蛇添足。作者自比陈元龙(三国名士),表示虽然现在不如古代贤人伯玉,但十年来已看淡荣辱,认为清贫平淡才是福气。

3. 著书立说 想在山中隐居著书,让作品流传后世("山鬼哭"典出《庄子》,指著作惊人)。虽然偶尔要为生计("为米")出山,但不愿去官场("佛场选""燕台筑"都是指做官)凑热闹。

4. 怀念友人 回忆前年在长安相遇("倾盖"指途中停车交谈),朋友如岷山峨眉般清朗的气质令人难忘。分别后自己独处陋室,连书箱都落满灰尘没空整理,暗示对友情的珍视。

全诗用生活化的比喻(制墨、龟毛、蛇足)和自然意象(山鬼、岷峨绿),把深奥的哲理说得生动有趣。核心是表达:写诗要静心,做人要淡泊,真正的智慧在于安贫乐道,而知己难得。诗中既有对朋友的赞赏,也透露出作者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

程俱

程俱(1078—1144)北宋官员、诗人。字致道,号北山,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