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江水曹至干滨戏诗(《诗纪》云。玉台云、别江水曹。)

山中上芳月,故人清樽赏。
远山翠百重,回流映千丈。
花枝聚如雪,芜丝散犹网。
别后能相思,何嗟异封壤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和朋友在山水间饮酒赏景的惬意时光,表达了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前四句写景:山中春花烂漫的月夜,诗人与老友举杯共赏。远处青山层叠如画,近处江水清澈见影。用"百重"形容山色连绵,"千丈"表现江水悠长,画面壮阔又宁静。

中间两句最生动:繁花簇拥如白雪堆积,野草丛生像散开的渔网。这两个比喻非常新颖,"聚如雪"写出花团锦簇的热闹,"散犹网"则描摹出野草恣意生长的自然野趣。

最后两句抒情:虽然以后天各一方,但只要彼此牵挂,距离再远又何妨?"异封壤"指不同的地域,但真挚的友情可以跨越地理的阻隔。

全诗妙在把寻常的送别写得清新脱俗。没有痛哭流涕的悲伤,而是通过明媚的山月、清澈的江水、繁盛的花草,把离别之情升华成一种温暖的牵挂。特别是"花枝如雪"的比喻,让离别的愁绪都变得明亮起来,展现了诗人豁达的胸襟。

谢朓

谢朓(464~499年),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谢朓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