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住在剡溪边的人,看着周围连绵的群山怎么也看不够。他突然想起东晋名士王子猷(王徽之)雪夜访戴的故事,觉得很好笑——当年王子猷大半夜突然想见朋友戴逵,坐着小船冒雪赶路,到了门口却转身回家,说什么"乘兴而行,兴尽而返"。
诗人用对比手法展现两种生活态度: 1. 自己每天悠闲地欣赏家门前的山水,怎么看都看不腻,享受的是慢生活; 2. 王子猷却像一阵风似的来去匆匆,追求的是瞬间的兴致。
最有趣的是"却笑"二字,不是嘲笑,而是带着亲切感的调侃,好像在说:"大冬天的半夜划船赶路,到了又不进门,你这人可真有意思!"通过这种幽默的对比,诗人其实在表达:生活中的美好不必刻意追寻,静下心来,眼前的一草一木都值得细细品味。
全诗语言就像聊天一样自然,用"我家""看不足""去何速"这些口语化的表达,让读者感觉诗人在面对面分享他的生活感悟。
王铚
王铚,生卒年月不详。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世称雪溪先生。高宗建炎四年(1130),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1134)书成,赐名《枢庭备检》。后罢为右承事郎,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晚年,遭受秦桧的摒斥,避地剡溪山中,日以觞咏自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