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杂诗 其一

向夕长廊散步迟,砧声清切动凉飔。
一绳宾雁初辞塞,三匝栖乌未定枝。
秋意到门桐叶觉,客心中夜砌虫知。
朝来买取黄华好,却忆东皋旧短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傍晚的闲适场景,充满了细腻的观察和淡淡的思乡之情。

傍晚时分,诗人在长廊上慢慢散步,远处传来清脆的捣衣声,凉风轻轻吹过。这里通过声音和触觉的描写,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凉意的秋日氛围。

抬头看见一队大雁排成"一"字形刚离开边塞,几只乌鸦绕着树枝盘旋,还没找到落脚的地方。这两个画面既展现了秋天的典型景象,又暗含诗人自己的漂泊感——就像这些鸟儿一样居无定所。

诗人注意到门前的梧桐叶开始变黄,知道秋天真的来了;深夜听着墙角的虫鸣,感觉这些小虫似乎懂得自己作客他乡的心情。这里把自然景物拟人化,梧桐"觉察"秋意,虫鸣"懂得"乡愁,让普通的秋景有了情感温度。

第二天早上,诗人买来美丽的菊花,却突然想起家乡那矮矮的篱笆。这个结尾很巧妙,通过眼前菊花勾起对家乡篱笆的回忆,把秋日的闲适和淡淡的乡愁自然融合,余味悠长。

全诗就像一组秋日的特写镜头,从傍晚到深夜再到清晨,通过捣衣声、雁群、落叶、虫鸣、菊花这些典型意象,既写出了秋天的清爽宜人,又流露出诗人细腻的思乡之情。语言清新自然,情感含蓄动人,展现了传统诗歌"情景交融"的独特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