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川十咏 其九 福源精舍

钟鼓暮云长,梅台晓日凉。
种桃人自寿,蒸术火犹香。
好雨催龙檄,凉风振羽裳。
野人瞻咫尺,如近衮衣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祥和的修行之地,充满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美感。

前两句"钟鼓暮云长,梅台晓日凉"用早晚两个时间点的景物,勾勒出精舍的日常氛围。傍晚的钟鼓声回荡在绵长的云霞间,清晨梅台上的朝阳带着凉意,一"长"一"凉"让读者感受到时光的流动。

中间四句展现了精舍的生活情趣。"种桃人自寿"用种桃典故暗喻修行者淡泊长寿,"蒸术火犹香"描写煎药时香气弥漫,体现养生之道。随后笔锋转向自然气象,"好雨"和"凉风"仿佛上天赐予的礼物,雨催生万物,风拂动羽衣,动静相宜。

最后两句"野人瞻咫尺,如近衮衣傍"最有意趣。普通村民觉得这精舍虽近在咫尺,却像靠近帝王般令人敬畏,用反差感突出了精舍的神圣庄严。全诗通过钟鼓、梅台、桃树、药香等意象层层递进,最终在村民的仰望中完成对修行圣地的诗意升华。

周鼎

(1401—1487)浙江嘉善人,字伯器,一名铸,字九鼎。博览群书。正统中参赞军务金濂辟为幕僚,从至福建。旋授沭阳典史,为王竑所恶,罢官归。遨游三吴,卖文为生。与修《杭州府志》。有《桐村集》、《疑舫集》、《土苴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