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
阴雨翳岩谷,野水漫池塘。
倏然变新霁,百物生辉光。
散策柳风媚,浣衣兰渚芗。
佳会侈华簪,列坐催流觞。
鸣禽亦有意,睍睆如笙簧。
悠悠千载间,孰继谢与王。
光阴亦何速,聚散安可常。
及时不欢乐,白发徒慨慷。
倏然变新霁,百物生辉光。
散策柳风媚,浣衣兰渚芗。
佳会侈华簪,列坐催流觞。
鸣禽亦有意,睍睆如笙簧。
悠悠千载间,孰继谢与王。
光阴亦何速,聚散安可常。
及时不欢乐,白发徒慨慷。
现代解析
这首《兰亭》描绘了一场雨后初晴的文人雅集,通过自然景物与人文活动的交融,传递出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
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 1. 自然之景(前八句) 开篇用"阴雨翳岩谷"到"百物生辉光"的对比,生动展现雨过天晴时万物的焕然一新。接着用柳枝轻拂、兰渚飘香、鸟儿鸣唱等细节,营造出清新怡人的环境,为下文雅集铺垫。
2. 人文之乐(中间四句) "佳会侈华簪"等句描写文人聚会场景,大家佩戴华美发饰列坐水边玩曲水流觞的游戏。这里暗用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典故,展现古代文人以诗酒会友的风雅。
3. 人生之思(最后四句) 结尾笔锋一转,发出"光阴似箭"的感叹。诗人提醒要及时行乐,否则白发苍苍时只能空叹时光流逝。这种感慨与开头明媚的景物形成反差,强化了人生短暂的哲思。
诗歌亮点在于: - 动静结合:既有"野水漫池塘"的静态美,又有"鸣禽亦有意"的动态美 - 古今呼应:通过"悠悠千载间"将眼前聚会与历史典故相连 - 哲理自然:从游玩场景自然过渡到人生思考,毫不生硬
全诗用清新明快的语言,既记录了美好聚会,又留下深刻的人生启示,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审美追求。
贡师泰
(1298—1362)元宁国府宣城人,字泰甫,号玩斋。贡奎子。国子生。泰定帝泰定四年授从仕郎、太和州判官。累除绍兴路总管府推官,郡有疑狱,悉为详谳而剖决之,治行为诸郡最。惠宗至正十四年,为吏部侍郎。时江淮兵起,京师缺粮。师泰至浙西籴粮百万石给京师。迁兵部侍郎。旋为平江路总管。十五年,张士诚破平江,师泰逃匿海滨。士诚降元,出任两浙都转运盐使。二十二年,召为秘书卿,道卒。工诗文。有《玩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