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夷陵(今湖北宜昌一带)春天的美景,同时融入了历史沧桑感,读来既有画面感又引人深思。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诗人先肯定夷陵春色确实很美,但紧接着说"高唐"(指高山上的楼台)转眼就消失在虚无中——暗示再美的景色也敌不过时间流逝。这种"乐景写哀"的手法,让美景带上了淡淡的惆怅。
中间四句像展开一幅山水画卷: - "秦灰汉垒"说这里还留着秦汉时期的战争遗迹,而两岸春风中,白色的杨花(白糁)和红艳的花朵(红酣)依然盛开,历史废墟与鲜活春色形成强烈对比。 - 晴天下远山笼罩晨雾,城头临水的阁楼沐浴夕阳,一远一近、一朝一晚,用光影变化展现全天候的美。
最后两句突然动感十足:大画船逆流而上驶向南津口,小渔船不时从西塞山边划过。一"直上"一"时来",大船坚定小船灵动,让静态的山水画突然活了起来,仿佛能听到船桨划水的声音。
全诗妙在把三种元素自然融合: 1. 自然之美——春花、雾山、夕阳、行船,像彩色纪录片; 2. 历史之重——秦汉战场的痕迹提醒人们这里发生过无数故事; 3. 人生之思——再辉煌的楼台也会消失,但生活依旧如江水般继续。
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千年遗迹"与"鲜活春色"的并置,让人自然感受到:时间能摧毁建筑,却挡不住生命轮回的蓬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