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燕穆之楚江秋晓图

碧水连空入望深,匡庐秋色正萧森。
曙分巴峡猿声断,月落湘潭雁影沈。
宿雾收边横荻渚,炊烟起处隔枫林。
何因得似归来棹,笑傲衡门自楚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清晨的江景图,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画面感。

首联"碧水连空入望深,匡庐秋色正萧森"开篇就展现了一幅壮阔的秋江图:碧绿的江水与天空相连,远处的庐山笼罩在萧瑟的秋色中。这里用"连空"二字,把水天相接的景象写得十分生动。

中间两联通过四个特写镜头,细腻地刻画了秋晨江景:
1. "曙分巴峡猿声断":晨光初现时,三峡的猿啼声渐渐消失
2. "月落湘潭雁影沈":月亮西沉,飞过湘潭的大雁身影渐渐模糊
3. "宿雾收边横荻渚":晨雾散去,露出长满芦苇的沙洲
4. "炊烟起处隔枫林":枫林那边升起袅袅炊烟

这些画面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音有色彩,共同构成了一幅立体的秋晨画卷。诗人特别善于捕捉光影变化(曙分、月落)和声音变化(猿声断),让画面充满动感。

尾联"何因得似归来棹,笑傲衡门自楚吟"表达了诗人的向往:什么时候能像归舟一样,在简陋的茅屋前自在地吟诗呢?这里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纪录片,从大远景到特写镜头,把秋日江景的美丽与宁静展现得淋漓尽致。最后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