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唐询华亭十咏 其一 顾亭林

顾公读书处,乃是林塘居。
竹树久凋谢,红翠何稀疏。
鱼鸟非昔游,风烟尚遗墟。
身灭名不朽,流闻千载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人顾公读书的地方,虽然岁月流逝,但精神永存。

前四句写景:顾公当年读书的地方,是一片有树林池塘的幽静居所。如今竹子树木已经凋零,花草也变得稀疏。用"红翠"代指花草,颜色对比鲜明,但"何稀疏"又带出衰败感。

中间两句抒情:当年的鱼和鸟都不在了,但风吹烟绕中还能看到旧居的痕迹。"非昔游"和"尚遗墟"形成对比,突出物是人非的沧桑。

最后两句点题:顾公人不在了,但他的名声永远流传。"身灭名不朽"用生死对比突出精神永恒,"千载馀"强调时间跨度,突出影响力的深远。

全诗通过今昔对比,用衰败的景物反衬不朽的精神,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语言朴实但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时间的力量和精神的永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