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退休官员(贡教授)告老还乡的故事,字里行间充满温情与感慨。
开头两句"宦情乡思两依依"就像在说:做官时的回忆和对家乡的思念像两股绳子,紧紧缠在一起。他独自裹着单薄的被子(寒毡)匆匆离开,像飞一样快,暗示归心似箭。
中间四句画面感很强:年底天冷(岁晏),大家不忍心看他远行千里,突然在林间看到他独自归来。远处河面上,他的小船像仙船一样驶来,夕阳暖风(暄风)吹动他的彩衣——这里用"彩衣"暗用老莱子穿彩衣逗父母开心的典故,赞美他孝顺。
最后两句最有人情味:虽然离别时大家难免伤感(临歧怅望),但诗人俏皮地说"能不能让我沾沾光?"——意思是希望这位归隐的高人(泉石代指隐士生活)能把退休后的悠闲气息也分给自己一点。
全诗妙在把退休还乡写得既庄重又温馨,像看一部温暖的电影:有同事的不舍,有游子归家的急切,有夕阳下衣袂飘飘的潇洒,最后还带着点幽默。通过"寒毡""彩衣"这些细节对比,让人感受到主人公清贫为官却保持本真的品格。
黄溍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