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沿水路远行的所见所感,充满对未知远方的向往和淡淡的羁旅愁思。
开篇"仙源溯尽水西头"用神话般的笔触,把河流源头比作仙境,暗示这是一条充满诗意的旅程。"欲采汀花赋远游"则通过采花作诗的动作,展现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
中间四句用电影镜头般的语言展现旅途景象:蜿蜒的山路穿过重重山峰,简陋的野桥横跨溪流。夜里举着火把赶路,雨天又不得不在途中留宿。这些画面既真实又富有意境,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结尾最打动人心。望着远飞的大雁消失在天空,诗人突然迷茫:那片飘浮的云朵下,哪里才是我要去的江州呢?这个开放式结尾,既表达了对目的地的期待,又透露出人在旅途的孤独感。
全诗妙在将具体的旅途细节与抽象的情感完美结合。山路、溪桥、夜雨、飞雁这些寻常景物,在诗人笔下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感,让千年后的我们依然能感受到那份远行中的诗意与惆怅。
孙继芳
孙继芳(1483-1541),字世其,号石矶。湖南华容人。少时颖敏,日诵千言,与明前七子首领人物何景明为同窗同年好友,何景明19岁考上进士,即拜其为师,后游太学拜吕楠为师。熟读经史,精通古文辞。孙继芳是正德辛未科(1511)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兵部职方司郎中,云南督学按察司副使。著有《石矶集》、《矶园稗史》、《霞山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