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去城西寺庙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生死和时光流逝的思考。
开头两句写诗人偶然来到城西的寺庙,听人说这里是埋葬死者的地方。这里用"咒土坟"暗示这是一个与死亡相关的地方,为全诗定下基调。
中间四句写景:夕阳斜照在寺庙的台子上,秋天的野草刚刚把小路分开。地下埋葬的人早已没有红颜(指逝去的生命),而天边却还有碧绿的云彩。这里通过对比地下与天上、死亡与永恒,突出了生命的短暂。
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这里徘徊,追忆往事,此时秋风急促,落叶纷飞。用风吹落叶的景象,暗喻人生无常、时光飞逝。
整首诗语言朴素,通过简单的景物描写,表达了深沉的人生感慨。诗人用夕阳、秋草、落叶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时光的无情。诗中既有对逝者的怀念,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蒲瀛
蒲瀛字大受,号漫叟,四川阆中人。宋朝诗人。主要生活在宋徽宗、高宗年间。其父官至中奉大夫,详情暂不可考。蒲瀛是其长子,有弟二人,名大观、大渊。蒲瀛与郭印、莫将、何耕雅善,工诗、能词,宗法苏轼。著有《蒲氏漫斋录》(即《漫斋语录》)。